获取方案
当前位置:
· 医药追溯平台
来源: | 作者:tpl-ceae956 | 发布时间: 2020-10-23 | 298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商品经过“一物一码(芯)”的标识,并且将全过程流转的信息写入区块链。区块链上信息不能随意篡改,商品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最后销售,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,可以确保商品的唯一性。

医药追踪溯源一直都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。据了解,医药溯源最早指1997年欧盟为应对“疯牛病”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。发展到现在的阶段,溯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。简单来讲,溯源就是一种可以对产品进行正向、逆向、不定向追踪的生产控制系统,适用于任何产品。许多人都把解决问题的目光投向了近年来大热的区块链技术。当前,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层驱动下,区块链溯源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使用迅速扩大。溯源最根本的目的是对商品的真伪鉴定,建立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信任。

2008年4月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“药品电子身份证”监管制度,并要求列入重点药品的生产、经营企业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赋码入网,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,一律不得销售。

药品电子监管码是指在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,包括一个条形码及一串数字。但是,普通商品的条形码是“一类一码”,而药品电子监管码则是“一件一码”,具有唯一性。2016年2月20日,国家食药监总局再发公告,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的有关规定。

总局相关负责人当时表示,“下一步,药品追溯体系将替代电子监管码,承担起对药品监管的职责。”今后,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将由企业为主,监管部门只负责给予必要指导。

所有可追溯性工作面临的问题是连接供应链中的多个合作伙伴“点多、面广、错综交叉”。而医药行业供应链构成主要包括:制药厂商、批发商、药店、医院,长期以来,还有越来越多不合规批发商和二次包装商参与医疗供应链,以及互联网药房兴起,进口药品增多等,都增加了药品追溯的难度。

1、区块链能为药品溯源做什么

根据报告显示,区块链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前三名分别为物流、政府项目和医疗。目前已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的公司里,区块链技术应用比例最高的领域是防伪溯源,比例高达50%。总的来说,区块链的作用是通过分布式存储保证数据不可丢失,通过“时间戳”技术和链式结构实现数据信息可追溯,通过共识机制来共同记录和维护数据,防止某参与者单方面修改或删除数据,保证药品信息在区块链上的不可篡改,从而确保药品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的唯一性,实现物流和信息统一,防止假药信息进入区块链系统等。

通过区块链技术,可对医药药品在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关键细节和相关信息,包括药品的生产日期、价格、疗效、流通情况等进行查询,甚至追溯至原材料采购阶段。如药品运输过程中断或药品失踪,存储在区块链的数据可为各方提供快速追踪渠道,并确定药品的最后活动位置。此外,区块链网络上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,通过区块链记录的药品流通信息,找出问题环节,方便厂商和监管部门迅速介入,并在第一时间召回问题药品。

2、区块链溯源,难的是“源”

孕育期的区块链药品溯源,需要跨越三大障碍:生产源头作假与掉包问题,即区块链只能提供信息化的技术,并不能解决造假和掉包的问题;数据来源可靠性问题,即能保证上传数据不被篡改,但不能保数据本身不因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不真实;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问题,也就是区块链应用的前提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分享意愿,引导企业上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