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做好《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》(发改社会【2020】0735号),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“平疫结合”可转换病区建设,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《综合医院“平疫结合”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(试行)》在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的基础上,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,以“平战结合、分层分类、高效协作”为原则,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。病情救治定点医院与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,平时做好公共卫生科研相关工作,加强应急储备、日常实战演练和培训任务,重大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,承担区域内重大疫情患者集中救治任务。
一、设计标准:
《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》GB/T35428-2017
《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GB 50849-2014
《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GB 50139-2014
《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》WS/T368-2012
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》WS/T311-2009
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》T/CECS661-2020
《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》发改社会[2020]0725
二、三区设计:
1、污染区
2、半污染区
3、清洁区
三、两通道设计:
1、病人通道
2、医护通道
(1)医护通道应设置一更、二更。
(2)出口与入口采用单向流的方式。
(3)出口处设置一脱 、二脱。
四、压差梯度设计和气流方向:
1、压差梯度设计
2、气流方向
五、负压病房设计
1、负压病房送排风设计
(1)风口的布置要有利于污染物的控制,送、回(排)风口的定位使清洁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工作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,然后流过病人传染源进入回(排)风口,避免出现空气流通盲区、气流停滞和送排风短路等情况。
(2)送排风口末端应设置风量检测报警装置。排风系统末端设置高效过滤装置或者生物消杀灭活处理装置,防止污染源随排风系统排出室外,对室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。
(3)负压病房内的送排风系统采用“顶送底排”的方案,始终将新鲜由上向下流过医护人员,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。
2、压差控制系统
3、空气清洁和消杀过滤
4、可视对讲和门旁系统
病人床旁视频交互系统,实现语音视频双向通讯,便于护士站远程监控,减少被感染风险。
5、各类止逆阀和密封阀的使用
(1)红外感应免接触水龙头,减少接触,方便病人。
(2)安装止回阀,防止病房自来水回流。
6、门磁窗磁报警系统
断桥铝双层保温密封窗,安装开窗传感器,可实时监控门窗的开闭状态,随时确保密内压差。
7、供氧和负压吸引
(1)医用供氧系统应在每床位加装供氧回止阀。
(2)医用负压吸引系统应在排放口加装空气过滤或消杀系统。
8、配送机器人系统
六、集中管理系统
1、大屏展示系统
2、集中管理系统
有意向者可致电我公司索取相关方案